close

曾經也是陳凱歌的擁護者,二十年前,《黃土地》簡直是驚為天人,然後又有張藝謀的《紅高梁》,令人對整個中國影壇充滿希望。很可惜,二十年後,中國影壇不見得比二十年前有多少進步,能在國際影壇站得住腳的,仍然是陳凱歌張藝謀。

陳凱歌的早期電影,一直有看,《黃土地》之後有《大閱兵》,《孩子王》,《邊走邊唱》,都不失為好電影,但我開始納悶,在那幾部電影中,我再找不到《黃土地》給我的震撼,到了《霸王別姬》,陳凱歌得了康城影展的金棕櫚大獎,後來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(1993年)。但是,我自此之後,就再沒有去看陳凱歌的電影了。坦白說,我個人對陳凱歌失望了,再不被他的電影感動,《霸王別姬》亦然。個人認為,某程度上,《霸王別姬》不過用了京劇的東方色彩+同性戀題材的組合,哄騙了老外。

隔了十多年,終於想看看陳凱歌怎樣拍《無極》。《無極》這類型電影,誰都知是《英雄》的延續,用藝術電影的包裝,加上強大的卡士,瞄準海外市場,期望達至票房及獎項的雙嬴。在這方面,《無極》的野心比《英雄》更大,集合了中日韓港的知名演員,企圖先奪亞洲票房,然後拿幾個國際獎項,再攻歐美。這類型的電影,可說是始於《臥虎藏龍》,《臥虎藏龍》原本應只是以亞洲觀眾為對象的電影,但李安拍出了超水準,《臥虎藏龍》令老外大開眼界,海外市場打開了,於是便有了張藝謀的《英雄》和其後的《十面埋伏》。但是,《臥虎藏龍》雖然得了奧斯卡的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,但它最強的並不是攝影和美術,而是其出色的劇本,演員和導演。到了《英雄》,雖然有比陳凱歌長於說故事的張藝謀執導,但張藝謀卻企圖以藝術形式取勝,《英雄》成為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。平心而論,《英雄》不是劣片,但張藝謀用了太多日本經典電影的技巧,反而忘了自己的長處,又想言之有物,結果吃力不討好。相反,我認為張藝謀在《十面埋伏》糾正了《英雄》的缺點,把電影拍得賞心悅目,但不知甚麼原因,《十面埋伏》並沒想到得到應有的評價。張藝謀曾經是陳凱歌的攝影師,但這次陳凱歌可是走張藝謀所開發的舊路。而《無極》在很多方面,亦與《英雄》有相似之處,包括了優點及缺點。

說了一大堆,還沒入正題。很多人看了《無極》都表示失望,我想情況一如當年的《英雄》,觀眾對這些大卡士的話題作抱有一廂情願的過高期望。其實,陳凱歌又怎會甘於拍一齣普通的劇情片?《無極》中是一種另類的商業投資,放眼的是獎項,然後是獎項帶來的更大的國際市場。所以,事實上《無極》已經比想像中好看得多,最少它顧及了一般觀眾,有一個完整的、容易跟隨的故事。當然,故事動聽與否,就因人而異。在這方面,《無極》無疑吸取了《英雄》的教訓。可是,堂堂一個大導演的力作,又豈可沒有一個大主題?於是劇本便加入了一些很「玄」的主題,故作高深,企圖把一個平凡故事提昇到神話/寓言的層次。老實說,看故事大綱的時候,簡直一頭霧水。幸好導演在表達主題的同時,總算對一般觀眾有交代,有盡力把故事講得精彩,加上連場武打,總算不覺沉悶。喜歡解讀電影的觀眾,更大可再電影中找出很多象徵和寓意。但是電影的好壞,不在於是否有深刻的主題,說到底,電影講的是故事,《無極》有著與《英雄》相同的缺點,就是劇本缺乏像《臥虎藏龍》那樣的肌理,對人性的刻劃,沒有那種實感,加上視覺上那種電腦動畫帶來的虛擬感覺,始終令人有距離感,無法投入。演員的造型和服裝,好看則好看,但東洋味太重,初是還以為又是和田惠美的作品。張柏芝的造型最過火,仿如日本人偶。

演員方面,《無極》亦重蹈《英雄》覆轍,人物眾多,劇本卻沒有讓演員有好好發揮的空間。張柏芝是香港的金像影后,在《無極》中卻仿如花瓶,就將張曼玉在《英雄》中一般,無戲可演。謝霆鋒不提也罷,真田廣之算是保持了水準。演出較佳的是張東健和劉燁。劉燁戲份雖少,表現卻搶了張東健不少分數。張東健自《太極旗飄揚》令人刮目相看,在《無極》中亦沒有令人失望。聞說他的新作《颱風》也很賣座,在南韓戰勝了荷里活大片《KING KONG》。

總的來說,《無極》已經是陳凱歌比較接近觀眾的電影,電影本身的質素也不低。不過,如果站得遠一點看,我不得不替中國電影的前途擔憂。當韓國已經拍出了如《原罪犯》那樣的電影,我們還在拍這種靠東方色彩、美術攝影、港式武打的古裝片來打外國市場。這種片能再拍幾部?港式武打,只有數家,古裝武俠片香港觀眾早已看厭,近年不過藉電腦特技借屍還魂,但觀眾(包括老外)遲早看厭,到時我們又拿甚麼給人看?幸好香港最低限度還有杜琪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okworld 的頭像
    Bookworld

    Bookworld 的部落格

    Book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